发布时间:2021-07-13 18:14:37
7月12日,江苏苏州吴江一酒店附属用房发生坍塌。据央视新闻消息,截至7月13日上午7时,消防人员已从现场救出14名被困人员,8人遇难,目前还有9人失联,救援正在全力进行。
据了解,该酒店楼龄超过30年,期间更换过几任老板,事发前还在装修。发生坍塌的是酒店辅楼,为钢混结构,内设棋牌室等娱乐场所。事故发生的非常突然,一声巨响后,该建筑从顶楼到一楼一层层直接“坐”下去。
(图片来源:中国消防)
为什么好端端的楼房就塌了呢?
这种“塌房”事故,基本上可分为倒塌和坍塌两种形式。
倒塌,一般是指楼房重心横向偏移,直至失稳倒下。倾倒时,大楼的某个侧面会变成底面。
这种情况多发于地基承载力发生非均匀变化,或建筑基础某局部承重失效造成的。
坍塌,一般是指楼房局部或整体的重心向下移动,致使在重力作用下造成原有内部结构的破
坏,从上层“摞压摞”压下去。
这次的苏州酒店事故就是典型局部坍塌事故,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其实,这已经不是我国第一次发生建筑物坍塌事故了。建筑事故为何频发,悲剧重演,是天灾还是人祸?
盘点多起坍塌事故调查报告,如福建省泉州市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山西临汾市襄汾县“8·29”坍塌事故,我们可以看出,导致该类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三:
坚守红线,警钟长鸣。地方各级政府需严格履行建筑安全监管责任,有关部门要深化建设施工领域“打非治违”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
鉴于此,湖南展通科技集团聚焦基层监管任务繁重、专业力量薄弱、编制人手不足,监管底数不清、打非治违困难的工作现状,创新研发了应急指挥中心·网格化综合监管平台,高效解决监管部门“不会查”、“查不准”、“管不住”的现实难题,实现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协同监管,强化灾害事故风险和隐患监管,全面压实各方安全责任,切实提升辖区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水平。
01安全态势底数清晰
依托大数据评估辖区企业安全风险,科学划分风险等级,建立辖区安全风险数据库,辖区隐患数据、应急资源、预警预报数据直观可视,安全态势清晰感知。
02应急管理科学高效
整合辖区应急资源,实现应急物资一键调配;依托融合通讯技术,实现应急指挥调度信息实时共享、多方协同合作、科学数据辅助决策;规范化、标准化应急事件处理流程,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03责任履职详尽尽显
通过抽屉式归类整理,领导带队、警示约谈、安全联审、重大行动等日常监管情况详实尽显,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实现履职作为有章可循、监管执法有迹可循、综合监管有据可查。
04主体责任全面落实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实现数据联动,全面掌握企业风险管控情况、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隐患排查与治理情况、企业月度预警情况等,企业信息化档案尽在掌握。
05物联监测实时预警
支持接入各类物联设备,监测企业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及公共区域实况,打造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联动处置的新型能力体系,快速提升安全监管智能化水平。
06多方参与齐抓共管
匹配移动小程序端,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企业有序联动,信息即时共享,多方人员齐抓共管,事件转办交办责任到人,全流程动态化监管新局面。
生命安全重于泰山,事故对于任何家庭而言都是人生不可承受之痛。眼下,监管部门可充分借力信息化手段,推进安全监管管理方式转型升级,实现安全数据信息共享,压实安全监管责任,全盘掌控辖区安全态势,提升应急指挥效率,充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