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5 14:33:22
现在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尤其是隐患排查与风险管控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有不少企业在日常安全检查时,比较注重检查:
—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
—现场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
—现场物料的安全状态与使用
但却往往忽视了以下九个方面的安全检查要点,而这九个要点却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影响不可估量。
第一:忽视检查安全问题整改措施巩固情况
到现场开展安全检查,既要发现安全问题,又要跟踪安全问题的整改,但安全问题整改了,不代表安全问题的整改工作做到位了。
为什么在有的企业同样或类似的安全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往往就是对安全问题的整改工作跟踪不彻底、不到位,导致安全问题只是整改了,缺少对整改措施是不是得到巩固强化的跟踪验证。
比如:去现场检查,发现有个别员工没有规范佩戴安全帽,现场立即整改并反馈,针对没有规范佩戴安全帽,现场采取了哪些整改措施?
这些整改措施是不是已经形成制度了?这些整改措施是不是已经在团队内部宣传贯彻了?这些整改措施是不是已经在现场做了醒目、规范的标识?
第二:忽视检查现场安全培训工作落实情况
安全工作能否落到实处源于人的思想对安全的认知,若不注重从思想认知层面加以引导,要想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常态化,是非常难的。
所以,安全检查绝对不能忽视现场安全培训工作的落实情况,包括落实的证据、落实的真实性、落实的效果以及落实是否有计划性、针对性,必要时可以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与现场一同完善安全培训工作。
第三:忽视检查现场班前安全提醒落实情况
安全工作本就是一项啰嗦性的工作,更需要持续化、系统性地推行,同时,安全工作事前预防远远优于事后改正,作为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务必要将安全管理工作前移,而不能总是放在事中控制。
为了确保现场安全工作的预防性能持续化,安全检查最好将班前的安全提醒也纳入检查督促范围。
第四:忽视检查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
管理人员的一言一行决定了团队的一言一行,正所谓“有什么样的管理就会有什么样的团队”、“管理的工作风格就是团队的工作风格”,所以安全检查除了要督促作业人员的行为,更要检查管理人员的行为,因为作业人员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决于管理人员的指挥行为。
第五:忽视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有效期
有的企业到现场检查安全,往往检查人员按照要求规范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但有的劳动防护用品是有有效期的,比如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等,所以,安全检查应根据厂家标识的有效期检查确认是否在有效期限范围内。
第六:忽视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适宜性
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要求:
—适宜性(不同的作业岗位存在有不同的风险或危险源,所以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也不相同)
—佩戴规范性
—质量符合性
所以,安全检查不仅要检查是否规范佩戴,还要确认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与岗位劳动防护用品规定的要求相匹配。
第七:忽视检查现场应急药箱的符合性
很多企业都在现场配备了安全应急药箱,可安全检查却往往将安全应急药箱忽略掉了,比如药箱内药品的种类、每种药品的有效期、每种药品的存储量等等是否符合要求。
第八:忽视现场管理人员的定时安全检查结果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所以,现场的安全离不开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不能只靠安全生产部门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检查,应该是相互结合。
所以,如何督促与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履责意识,定期检查现场管理人员的定时安全检查记录就是一种不错的办法。
第九:忽视现场作业人员的岗位安全检查结果
我们天天都在宣传“要我安全”走向“我要安全”,如何实现这一理念?除了宣传、培训、教育、督促等管理手段,其实也应该检查现场作业人员的岗位安全责任履责情况。
比如要求作业人员每次开机前必须对设备进行点检确认,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生产,去现场安全检查就应抽查作业人员是否按照要求进行了点检确认,是否保留了点检的记录。
注:文章整编于EHS Weekly,仅作分享交流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