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3 08:54:52
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对于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目前,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正处于新旧机制转型、职责交接、力量转换的特殊阶段。随着机构改革持续推进,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陆续成立,机构、职能整合不断加速,过去各部门“九龙治水”“各扫门前雪”等难题正在逐步破除。在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各种深层次的问题逐渐凸显并亟待解决:
0
0
03.区域资源情况不明,区域内资源信息共享不充分,应急协调处置联动机制有待提高;
04.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专业力量薄弱,安全检查流程不清晰,安全隐患未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
随着管理对象和事务增多、管理幅度和难度加大,管理的复杂性、成几何级数上升,如何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基础,有力防范化解系统性安全风险,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整体水平,已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科技引领
实现应急管理转型升级
信息化是构建新时代大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工程,也是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的必由之路。面对当下的应急管理工作困局,我们需要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物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先进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提高风险感知的灵敏度、风险研判的准确度以及应急反应的及时度,构建全流程、标准化、科学化的应急管理模式,实现应急管理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就目前而言,传统的应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通过搭建一个责任明确、信息共享、协同迅速、管理到位的信息化平台,快速提升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的智能化、现代化、协同化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智能运作
构建应急管理全新格局
应急指挥中心·网格化综合监管平台集应急指挥、执法汇总、日常监管、网格化管控等多项功能于一体,通过街道人员、行业监管人员、企业安全人员、专业服务公司、社会群众五方齐抓共管,实现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应急资源的整体调度和事故应急处理快速响应,以及安全监管的智能化管理,形成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政府监管、社会参与的安全生产命运共同体。
平台定位
1、 运用平台创新社会化服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法,强化安全生产预防为主、源头治理与应急并重,加强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治理,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2、 厘清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的关系,便于更好对企业进行监管。
3、实现安全监管“三压实”,党政领导通过参与安全监管,压实党政领导责任;行业监管部门通过系统实现信息实时互通,事件转办交办责任到人,压实行业监管责任;企业通过系统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4、应急指挥整体调度,事故应急响应快,对辖区应急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一键调配,将事故的损失将至最低。
5、多方联动,信息共享,协同监管,形成“科学管理、企业主责、政府监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平台基础功能模块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