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8919-218
手机:18073153610
微信:18073153610
邮箱:18073153610@163.com
地址:长沙市高新区岳麓西大道麓谷科技创新创业园
A1栋26楼
《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
《加强应急基础信息管理》
《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
面对严峻复杂的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形势,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仍然相对落后,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迫切需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全面支撑具有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特征,与大国应急管理能力相适应的中国现代应急管理体系。
构建一体化全覆盖的全国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应急管理部根据全国应急管理一盘棋一张网的要求,按照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方案,规划和建设全国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重大风险和隐患在线监测、超前预警预报和灾害事故高效处置。
加强科技赋能。推动“智慧应急”和基层治理有机融合,按照部省统筹管理、市县推广创新、基层落地应用的要求,推广应用符合基层实际需求的科技手段和信息化系统。强化系统集成,加强数据融合与分析应用,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提供隐患辅助识别、预警预报自动提醒等智能服务。
国务院组建应急管理部后,应急管理需要同时考虑防灾和救灾的问题,管理的难度、深度、复杂性、综合性大幅上升,传统的应急救援管理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山体滑坡、城市内涝等公共区域风险点缺乏有效摸排和统计,公共区域风险分布无法集中显示,应急资源分配目的性不强。
各部门的预警信息缺乏交流、共享,突发事件发生时,信息沟通不畅,产生信息孤岛,数据价值未充分挖掘。
现有应急指挥系统效率不高,信息传递量有限,应急通信保障水平有待提高。指挥人员无法掌控应急救援现场实时动态,无法实现高效、精准的事态研判和人员调动。
区域资源情况不明,应急资源无法整合共享。指挥者对区域内的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等资源底数不清,无法精准整合、调动社会公共应急救援力量。
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安全管理专业人员,企业主体责任难落实。辖区内企业管理未形成系统化,安全监管工作缺乏动态管控。
区县安全生产数智管理平台依据“平战结合,以平为主”的总体设计理念,集安全态势、应急指挥、防灾减灾、企业监管、执法汇总等功能于一体,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纵向打通预防、准备、处置、评估、改进等各个环节,实现企业和公共风险快速预警,应急资源的整体调度和事故应急处理快速响应,快速提升“大应急、智慧应急”的信息化能力。同时,平台汇聚综合监管人员、行业监管人员、企业安全人员、专业服务人员、社会群众等多方人员,形成合力,强化辖区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督促和引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风险关口前移,减少和预防事故发生。
运用融合通信技术,建立“应急大脑”,实现指挥中心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作战,建设多级联动的一体化应急指挥体系。
整合辖区应急救援资源,缩短救灾物资调配时间,打造多点结合、多方互动、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接入气象、水利、林业、地震、农业、国土资源等部门采集的灾害预警信息,利用物联网技术整合远传仪表、监控摄像头等物联设备的监测数据,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疏散、早救援,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后果。
压实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监管与安全管理的无缝对接,弥补安全监管人手不足,安全监管脱节的现象,切实做到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明确、覆盖全面、底数清晰。
企业安全动态监管,主体责任全面夯实
融合通信辅助指挥,应急救援精准研判
灾害预警实时感知,公共风险全盘掌握
融合通信辅助指挥,应急救援精准研判
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技术,将辖区内企业风险分布情况、公共区域风险分布情况、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直观展示在三维全景地图上。实时更新辖区内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企业事故情况,以及应急值守情况。
统计辖区内展示区域内应急资源的储备情况,点击可查看应急资源详细情况。
对辖区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估,确认安全风险等级并汇总建立风险数据库,形成区域“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建立辖区重大危险源分布一张图,直观展示重大危险源的地理位置、储存物质、实际存量等基本信息;可接入重大危险源监控视频,实现重大危险源的实时监测。
对公共区域重点监管部位的风险进行分级与统计,可接入风险点现场监控,全面掌握辖区内公共风险点危害程度和管控情况。
整合辖区应急保障数据,形成应急一张图,为指挥人员准确调动应急资源提供便利。点击地图上突发事件,可实现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线上流程处理。嵌入融合通信功能,提供应急处置的可视化指挥,调度用户状态一目了然,实现应急信息共享、资源数据整合、联动指挥调度,分组分级调度。
嵌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标准流程,为应急指挥和救援工作提供规范性参考。
整合区域应急预案及应急资源,直观呈现地图上应急资源点,显示该处的应急物资、应急专家、应急队伍、微型消防站、应急避难场所的详细信息,便于对区域内的应急资源进行快速调配。
嵌入融合通信技术,即不同种类通信设备终端的统一在线会商,实现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一体化指挥调度。
社会群众、企业等多方人员均可通过移动终端上报突发事件,事件上报后指挥中心通过多方和多资源的应急联动,实现应急信息共享与协同,提升区域整体应急水平。
依托物联感知系统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整合气象、水利、林业、地震、农业、国土资源等部门采集的灾害预警信息,接入各类灾害监测物联设备的监测数据,实现自然灾害监测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海量监测信息的智能化处理。
可通过企业名称对企业日常安全情况进行一键查询,直观呈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情况、企业风险分级与隐患治理情况;支持接入企业重点部位/关键装置的视频监控、物联感知设备,对企业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对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工作进行抽屉式归类、痕迹化管理,内容涵盖执法情况、安全检查、警示约谈、安全联审、教育培训等,直观体现监管部门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情况。
辖区隐患排查通过排查-整改-复查-归档等一系列动作形成闭环管理流程,实时跟踪辖区隐患处理情况,对未按要求整改隐患的企业,进行消息推送,闭环整改责任到人,降低企业安全风险。
通过多方数据汇总,形成多维度统计报表,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依据。
通过“智能AI”数据看板,随时查看辖区内各企业每日警情,AI预警情况,针对预警类型进行智能统计分析,直观展示每月每年高频违规类型和数量。
服务热线
手机:18073153610
微信:18073153610
邮箱:18073153610@163.com
地址:长沙市高新区岳麓西大道麓谷科技创新创业园
A1栋26楼
微信公众号
抖音